馬雲斥巨資在沙漠裡種樹,承諾每年1億棵,9年過去了,樹怎麼了
2016年,在一場商界大佬雲集的高端論壇上,眾人仍在熱議最新的商業風口,馬雲卻一臉嚴肅,大談環保

2016年,在一場商界大佬雲集的高端論壇上,眾人仍在熱議最新的商業風口,馬雲卻一臉嚴肅,大談環保。
原來,前陣子他前往西北出差,一下飛機,就被遮天蔽日的沙塵暴狠狠“教訓”,街頭黃沙漫天,行人舉步維艱,農田被沙漠無情吞沒。這一幕深深刺痛了他,讓他下定決心:一定要為抗沙事業出份力!
回到杭州,馬雲就火速召集團隊,提出要在沙漠種樹,還定下每年一億棵的目標。消息傳出,眾人嘩然,有人質疑是炒作,有人等著看笑話,可馬雲沒被這些聲音影響。
迅速籌備,推出螞蟻森林,讓大眾用日常低碳行為助力種樹。一場改變沙漠命運的綠色行動,就此拉開序幕。
每年在沙漠實打實種一億棵! " 這話一出,有人誇他有情懷,也有人暗諷"商業大佬玩概念"。誰也沒想到,這個始於一句承諾的項目,後來竟成了改變沙漠的奇蹟。
不少人都認為馬雲推出「螞蟻森林」這個計畫只是一個商業噱頭,在一個虛擬的平台上,會有這麼多人參加嗎?
一億棵樹怎麼可能實現,就算有這麼多人參加,樹又真的會被種下去嗎?大家都保持著懷疑的態度,默默關注著這難以實現的項目。
資料來源:植樹節「上網」過?馬雲又實現一個網友的願望
![]()
馬雲在推出螞蟻森林的計畫以後,透過公開演講並定下目標大家每年“最少種一億棵樹”,並強調要透過科技的手段來解決西北荒漠的問題。
在媒體與社交平台上也進行了大肆傳播,吸引大眾參加,並告知用戶在使用的時候透過支付寶平台進行低碳行為(如步行、公共交通出行、線上支付等)。
收穫綠色能量,當能足夠的時候,螞蟻金服(現為螞蟻集團)就會在現實中種下一棵真樹。馬雲選擇了內蒙古阿拉善,甘肅武威等荒漠化重災區作為種樹地震地點,透過真實的案例來展示計畫的成效。
大家可以自由選擇樹種,還有詳細的種植數據,來博取大家的信任。馬雲想要利用支付寶的平台優勢,讓使用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時,也能感受到環保的樂趣。
面對大家的質疑,螞蟻森林在第一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案卷,他們種了131萬顆真樹。隔年種植量迅速提升至1,300萬顆,比第一年增加了數十倍。
這龐大的數字背後,是無數人的汗水和努力。
我國是一個沙漠化土地面積較大的國家,沙漠化問題也總是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,影響社會的經濟發展。
所以在沙漠裡植樹可不是一件簡單地把樹苗往地裡一插就完事,在沙漠這種極端環境下,每一步都充滿了艱難險阻。
沙漠裡缺水,那是出了名的,為了給樹苗找到水源,工作人員常常要跑幾十公里外去運水,成本高不說,運輸過程也充滿危險。
有時候一場沙塵暴就能把所有努力都毀於一旦。而沙漠的土壤貧瘠,就像營養不良的孩子,根本不適合樹木生長。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工作人員絞盡腦汁,在沙漠裡種植抗旱的樹苗,不斷改良土壤結構,增加土壤肥力,讓這片貧瘠的土地慢慢變得「肥沃」。
沙漠裡的氣候也十分惡劣,白天酷熱難耐,晚上又冷得像冰窖,再加上時不時就來一場遮天蔽日的沙塵暴。
剛種下的小樹苗就像柔弱的嬰兒,隨時可能被狂風捲走。面對這些難題,專案團隊沒有退縮,他們設置了防風固沙網。
像忠誠的衛士一樣守護著樹苗,也定期對樹木進行維護,確保它們能在這惡劣的環境中頑強地存活下來。
螞蟻森林這個計畫如此火爆,自然也引來了不少質疑的聲音。 2021年,一段關於內蒙古阿拉善盟林地的影片在網路上瘋傳。
影片裡的畫面讓人大跌眼鏡,土地荒涼,黃沙漫天,根本看不到一棵樹的影子。
這下可炸開了鍋,網友紛紛開始質疑馬雲。
是不是在作秀? 「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,馬雲和他的團隊沒有選擇沉默,而是積極回應,用實際行動來打破謠言。
他們邀請媒體和專家前往實地考察,讓大家親眼看看沙漠裡的真實狀況。原來,由於沙漠環境惡劣,樹木生長速度非常緩慢。
第一年種下時,只是小小的幼苗,一陣風刮過就可能被沙子掩埋,從遠處看,確實很難發現樹木的痕跡。
只有走近了,才能看到那些頑強生長的新幼苗。在沙漠裡種樹,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螞蟻森林的用戶量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,截至2023年,已經有超過6億用戶加入了“螞蟻森林”,這就意味著,有6億熱愛環保的心。
累計應用減少了約1.8億噸的碳排放,相當於節省了約4.3億噸的標準煤。
透過這個小小的手機,讓大家和沙漠裡的樹木緊緊連在一起了。
在這股強大力量的推動下,累計種樹數量也一路飆升,達到了4億多棵,種植面積更是驚人。
足足有450萬畝。相當於450個北京故宮的佔地面積。這個數據一公佈,那些曾經質疑的聲音瞬間小了許多。
如今,9年過去了,沙漠裡的樹怎麼了?答案是令人欣慰的。曾經黃沙漫天的內蒙古阿拉善盟,如今梭梭樹一叢叢地生長起來,綠色逐漸蔓延。
有些區域還能看到兔子、黃羊等小動物四處奔跑,充滿了生命力。在甘肅武威的沙丘上,沙柳已經紮根,像一道綠色的屏障,阻擋風沙的侵襲。
當地居民感慨地說,以往農作物時常被沙子掩埋,現在情況改善了很多,再也不用擔心辛苦種下的農作物被風沙毀掉。
而在青海格爾木,胡楊樹也在這片土地上穩穩地紮下了根,鳥兒的數量明顯增多,它們在枝頭歡快地歌唱,彷彿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變化。
除了生態環境得到改善,螞蟻森林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。它為農村創造了不少於1.5萬個就業崗位,護林員、種植工等工作。
讓很多人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。在阿拉善盟,植樹計畫也帶動了生態旅遊的發展,遊客紛紛前來觀賞沙漠中的綠洲,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變化。
他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,也會購買一些當地特產,讓農民的生活得到了實質的改善。
官方數據顯示,該計畫還設立了31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,1600多種動植物在這裡找到了新的棲息之所,沙漠不再是生命的禁區,而是變成了一個充滿生機的生態家園。
馬雲在沙漠種樹這件事,他告訴世界:沙漠變綠洲,從來不是天方夜譚。環保從不是某個人的“豪言”,而是千萬人的同行。這片在質疑中生長的綠洲,終將繼續書寫屬於中國的生態傳奇。
分享
你的反应是什么?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