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兵12年潜心“煮饭” 研发出媲美日本同类产品电饭煲

日期: 栏目:文章分享 浏览:1450 评论:0

黄兵通过闻饭就大概可以判断出一锅米饭煮得好坏程度。,每当淘米煮饭,上世纪九十年代那种一键操作的电饭煲,时常在不少人的记忆中闪现。,从机械式到模糊逻辑式、智能式、IH、IH可变压力,从煮熟到煮精,中国电饭煲的制造水平,在一代又一代的技术变革中,追赶世界工艺。,尤其是改革开放先行地广东,作为家电制造业大省,以美的、格力等为代表的家电企业,不断通过科技创新,引领电饭煲技术更新换代。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一锅好米饭,多少匠人心。黄兵,就是其中之一。36岁的他搞了12年的研发,他用最美好的青春与美的研发中心循环往复的电饭煲实验相伴。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终于研发出媲美日本电饭煲的产品。,他说,虽然到达“最好吃”的顶峰很难,但他和团队会继续围绕“好饭”的标准,尽可能煮出那口“最好吃”的米饭。,/入门/ 一天试吃一两百口米饭,3月12日,周六,窗外春意盎然,黄兵却无暇欣赏。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研发中心实验室,一如既往,仪器声此起彼伏。,见到黄兵时,他正在实验室里来回穿梭、观察、记录。在电控可靠性实验室里,几排正在接受测试的电饭煲,冒着热气。黄兵麻利地取出电饭煲内胆,拿起饭勺,慢慢扒开米粒,鼻子习惯性地凑近一闻。,“香气是够了,但还有点偏硬。”灵敏的嗅觉告诉他,这次实验结果不是很理想。“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,不做到最好,心头总觉得不舒服。”谈起与电饭煲的缘分,黄兵称“以前想都没想过”。,上世纪90年代,中国家电行业的基础十分薄弱。1994年,美的进入到电饭煲市场,生产出国内第一台智能电饭煲。同年10月,美的与日本三洋合作,引进模糊逻辑电脑电饭煲项目,成立美的电饭煲制造有限公司,并逐步探索自主研发生产技术。,2004年,刚大学毕业的黄兵,从湖南乘着绿皮火车南下广东,准备到佛山美的公司实习。到达广州后,在同学家住宿的那一夜,他人生第一次见到了电饭煲。“那时,想找个好的工作不容易,怕被淘汰,所以实习很勤快。”黄兵说,他格外珍惜,在电饭煲电控部实习期间,他煮了40多天米饭,每锅饭都煮得很用心。,入职后,学自动化专业的黄兵,被分到了实习所在的电控部,继续煮了2年米饭。“如果连饭都煮不好,怎么做好电饭煲!”黄兵回忆说,虽然刚毕业,他从煮好一锅米饭开始,做好每个细节。,于是,每天早上,黄兵都提早半小时到实验室,洗米、量米、煮米、尝米、记录数据、评估效果……来来回回,一天重复做七八次,“一天要尝一两百口米饭。”,“把米饭煮熟容易,煮好吃就很难。”黄兵说,正是两年煮饭的磨砺,让他在大量琐碎工作中,培养起对电饭煲的敏锐洞察力,不仅刻下了对米饭香气的记忆,还熟悉了电饭煲的结构,具备了设计师的能力。,/转型/ 实现技术上的飞跃,饭,一煮就是12年。,据估算,12年来,黄兵及其团队平均每天要煮大约290锅饭,平均每年要出11万份测试报告,平均每年要花费110万元买实验用的大米……,期间,黄兵的“身份”几经变迁,从普通工程师升为电热产品首席产品经理,在电饭煲领域精雕细琢的他,煮饭、验饭的本领也日益精湛。,一锅米饭煮得好不好,黄兵用鼻子一闻,就能判断个大概,职业敏感马上会让他作出判断,哪个参数要修改,哪个环节要优化。,“大的差别用鼻子闻就闻得出,小的差别用嘴巴一尝就知道。”黄兵笑言。如今,他已养成了独特的职业病,每逢到餐馆吃饭,有不新鲜的米都会吃不下去。,比吃饭更难受的,还有微压力电饭煲的研发过程。“锅内压力是130kp,相当于96kg重量,要炸必须在实验室里炸,决不能在消费者家里炸。”黄兵清晰地记得,在研发过程中,他们曾把电饭煲放进铁笼子。但有一次,产品测试时,在去除安全防护的情况下,突然爆炸,105摄氏度的高温水汽散开,多名工作人员受伤,黄兵的手臂也被烫伤。,坚持还是转行?面对两难考验,黄兵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来。“从量变到质变,有个转折点,这个转折点很痛苦,但熬过去了就会变好。”黄兵突然眼神一亮,若有所悟地说:“你们也可以去体会,生活中很多事情还真是这样。”,正因为如此,每当新产品研发成功,顺利投产后,黄兵及其团队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。“到现在还记得哪个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,是人生中吃过的最好吃的米饭。”,20多年来,正是黄兵这样的匠人们在完成个人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,中国家电制造业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转型阵痛中,实现了技术上的飞跃。,从2013年开始,美的等企业相继引入高科技仪器,以精细化的测量指标来衡量一锅米饭品质的优劣。这意味着米饭品质测试,已不再单纯依赖工程师们的口感。,据媒体公开报道,自2007年以后,中国电饭煲的年产量超过1亿台,2010年产量更是达到1.7亿台,其中国内销售超过1亿台,出口达到3300万台,意味着国内有1/4左右的家庭在一年内购买了电饭煲。而最新数据显示,2015年1月—10月,我国电饭煲产量累计突破2.41亿台,同比增长27.31%。,/创新/ “中国制造”媲美洋货,12年来,黄兵共经手了60多个产品。每个产品从设计、投产到上市,他像孕育自己的孩子一样,倾注了诸多心血。虽然每代产品最后都会退出舞台,但他却十分欣慰。,期间,尽管中国电饭煲生产制造拥有了自主品牌,不断实现突破,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是,随着出国游的兴起,越来越多的国人追求外国制造的高品质,到国外购买生活用品,电饭煲就是典型代表之一。,今年两会期间,“电饭煲”成高频词,雷军、董明珠等代表委员们,对国人赴外购买制造业产品的现象提出反思,并呼吁国人相信“中国制造”。,作为电饭煲研发者,黄兵对此深有感触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他在思考如何获得国内市场信任的问题。但他清醒地知道,“有差距是必然的,毕竟人家确实起步比较早。”,公开资料显示,日本于二战后,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,比中国的电饭煲行业足足早发展了二三十年。,“有差距没关系,关键是我要知道比人家差在哪里,清楚努力的方向,只要给予时间,相信我们就能突破、超越。”黄兵说,近30年来,中国电饭煲技术,从无到有,精益求精。“事实证明中国制造一点也不比别人差,一直在求精,完全可以为消费者打造好的产品。”,为了缩短差距,黄兵及其团队不知去了多少次日韩,带回电饭煲,分别用各种米反复煮饭,寻找其中的奥妙。,黄兵及其团队在两年内煮掉2吨米,耗费了6000—7000张板材后,2015年成功突破气流控制技术、内胆双段IH技术等难题,研发出可以媲美日本同类产品的鼎釜电饭煲。,“目前,中国的电饭煲技术已达到了日本的水平。”黄兵自信地说。技术的突破,离不开顶尖技术人员的交流。当然,日韩家电市场也逐渐相信了中国技术。比如日本销售的电饭煲,已经有1/3是“中国智造”,有些日本企业甚至把生产线放到中国。,“国人喜欢国外产品的习惯可能还会有,但我们对国内市场有信心。”黄兵坚信,随着国内高端消费需求的扩大,国产中高端电饭煲将获得更多国人认可。,未来每向前走一步,都会更加艰辛,黄兵说,“就像从0分到80分会比较容易,但从80分到90分就很难,从90分到95分就更难。”,他很清楚,未来要煮的饭,还有很多,很多。

标签: